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10日电 题:文昌航天发射场三大“神器”解密 新华社李国利、赵叶苹 5月10日上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组合体,静静矗立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等待点火飞天时刻的到来。 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个“后起之秀”,相比于酒泉、太原、西昌发射场,有很多“神器”。 ——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船箭合体测试的“巨型厂房”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内,除了两座高近百米的发射塔架惹人注目,还有两座高近百米的单层建筑,它们便是为船箭进行卸车、水平测试、垂直总装和垂直测试的“巨型厂房”——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此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自安全运抵文昌,到垂直转运,便是在这个单层建筑内完成“变身”的。 天舟六号任务火箭吊装系统指挥员高鹏告诉,装载火箭的特制集装箱经海运抵达文昌清澜港,卸船后搭载特装车运抵发射场。集装箱在“巨型厂房”入口处与厂房内的水平车对接,确保集装箱内的轨道与水平车上的轨道连成一线。沿着轨道,火箭被从集装箱内推出至水平车上,此时吊车开始工作。吊装系统工作人员操作吊车,将火箭吊起并平移至火箭支架车上,使用火箭支架车,工作人员根据火箭型号,将飞船和分体的火箭推到相应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 “正是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部,芯一级、芯二级、整流罩、助推器等火箭部位,被分节稳稳地、准确地吊起来,翻转成垂直状态,并逐一安装至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上。”高鹏说。 卸车、平移、吊装,这几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任务艰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总长53.1米,要将这些精密的“大家伙”稳稳地吊装到准确位置,吊装系统工作人员需克服重重考验。 高鹏说:“航天任务必须万无一失,任务中,大家技术实力、精神状态都必须全面到位。为此,团队每周都利用训练模块进行训练,以确保随时接受任务检验。”因为表现出色,高鹏所在的吊装岗被评为“党员先锋模范岗”。 ——活动发射平台:火箭“大管家”“大保姆” 5月7日上午,经过23天的总装、测试,船箭组合体搭乘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在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簇拥下,历时2.5小时抵达发射工位。 天舟六号任务地面勤务系统指挥员周晗告诉,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使用“新三垂模式”做射前准备的发射场。这一模式能让射前准备更高效,发射更可靠。活动发射平台是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设备。 周晗说,活动发射平台既是一部火箭“载具”,更是一部包含大量精密仪器的五脏俱全的测控设备,地面与火箭的水电气液联系,都需要通过它这个媒介。平台上矗立的一根高高的立柱名为脐带塔,“通过塔内的电缆和气管,平台一刻不停地给火箭输送给养,好比是火箭的大管家、大保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