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撰稿 陈立超 编者按 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也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大将、海南人民的优秀儿子张云逸诞辰130周年。他胸怀大志,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数十年南征北战、舍生忘死;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政广西,领导剿匪、土地改革、经济建设等工作。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心系家乡。8月1日,张云逸大将诞辰130周年纪念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本期海南周刊封面聚焦大将张云逸,敬请关注! 走进位于海南文昌市文城镇的张云逸纪念馆,抬头便可看见挺立于翠柏前的一尊高大铜像,铜像人物头戴军帽、穿着大衣,镇定自若地看着远方,仿佛在酝酿一场大战的破敌之策。100多年前,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少年张云逸离开故乡北上,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戎马生涯。 ![]() 1955年,张云逸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张云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一生纵横南北、身经百战,拥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数十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南昌起义建功 1908年,年仅16岁的张云逸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开始接受军事训练。随后的几年,他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接受辛亥革命的洗礼,在斗争中得到历练。 ![]() 资料图:广东陆军小学堂师生合影。 1926年7月,张云逸作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参谋处长随军参加北伐,协助上级张发奎指挥战斗。在4个月的时间里,第四军频克强敌,取得了汀泗桥(今属湖北咸宁)、贺胜桥(今属湖北武汉)战斗的胜利。为表彰该军的功绩,武汉粤侨联谊社赠送第四军一块盾牌,牌正面居中处写着“铁军”两个大字。从此,“铁军”之名传遍天下。在北伐战争中张云逸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10月的一天,他在武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大革命遭到严重破坏。张云逸不顾个人安危,按照党的指示继续留在张发奎部从事党的秘密工作。7月15日,汪精卫等组织召开“分共会议”,公开背叛革命,在武汉地区开展大屠杀,标志着大革命彻底失败。 此时,任第四军第25师参谋长的张云逸正奉命率部在江西九江驻防。7月下旬的一个傍晚,张云逸与正在参与筹划南昌起义的聂荣臻秘密见了一面。交谈中,聂荣臻向张云逸传达了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武装抵抗反动派的决定,张云逸介绍了第25师的情况,表示一旦起义爆发,他会立即动员部队全力配合。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爆发。当天下午,驻九江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张云逸等人的秘密组织和掩护下,赶赴南昌参加起义。张云逸虽然没有直接参加南昌起义,但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起义输送了一支生力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接收琼崖遇险 在南昌起义中,张云逸未暴露其共产党员的身份,第四军军长张发奎仍然重用他。当时张发奎为巩固自己的地盘,在广东同桂系军阀展开激烈斗争,决定派张云逸去接收琼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