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之窗,海口在线,海口热线,海口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

深读 | “植物霸主”为何沦为“弱势群体”?海南野生苏铁类植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29

  ■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铁树开花,枯木发芽。”这一俗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但在具有热带海岛型气候的海南岛,“铁树开花”却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

  这里说的“铁树”当然不是铁做的树,而是一种学名叫作苏铁的原始裸子植物,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目前全世界仅存约300种野生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有20余种,海南省内有4种特有种,野生苏铁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苏铁开出的“雄花”。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尽管喜爱海南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生长在此的海南苏铁、葫芦苏铁等野生苏铁类植物,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

  2021年的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基本建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更好保护海南长臂猿、苏铁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这对于生长在海南的苏铁家族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它从2亿多年前走来

  曾是地球上的“植物霸主”

  穿行在海南中部的热带雨林,偶尔会见到一种数米高的大树,一簇簇羽状叶片如泉喷涌,从根茎顶端朝四方飘垂,宛若一把撑开的大伞,长得有点像棕榈树,直到瞥见这树的茎上覆盖着一层宿存的叶基和鳞叶,其苏铁类植物的身份才得以确认。

  散布于海拔100米至1000米低山地雨林或稀树灌丛中的苏铁,尽管低调,却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起源于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二叠纪,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不仅养活过当时陆地上最大的“吃货”植食性恐龙,也经受了数轮冰川期和间冰期的地质和气候考验。直至距今1.36亿年的白垩纪,苏铁因被子植物的兴起而衰落。

  到今天,这一地球上曾经的“植物霸主”,绝大多数时候仅以观赏植物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由此也催生出“铁树开花,哑巴说话”“铁树开花,枯木发芽”之类的俗语,意指苏铁“开花”之难。

  “之所以有‘铁树’的别名,一说是因为苏铁茎干坚硬如铁,入水即沉;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名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科研人员罗水兴介绍,苏铁是一种裸子植物,这意味着它们没有真正的“花”,人们口中所谓的“铁树花”,实际上是苏铁上叫作孢子叶球的生殖器官,俗称球花。

  就算此“花”非彼“花”,那“铁树开花”到底是不是千载难逢?

  “在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以南,苏铁其实几乎每年都会‘开花’。”罗水兴介绍,苏铁是一种原生于热带的植物,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当它们被移植到长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时,较低的温度会导致其生长十分缓慢,这才是其难以“开花”的原因。

  海南存4个特有种

  野生群落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1994年,海南万宁兴隆热带花园创建者郑文泰在一次野外考察中,不慎从山坡上狠狠摔下来,滑落山沟里不省人事。当他被人救醒时,睁眼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找到苏铁了!”

  在一般人看来,苏铁明明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为何能让他如此牵挂?事实上,让郑文泰甘冒生命危险去寻找的,并不是庭前院后常见的人工栽培苏铁,而是苏铁的野生种群。

  “少!太少了!”罗水兴说,在历经漫长的地质变迁后,大多数野生苏铁类植物如今都已罹难,只有在热带和亚热带中某些环境特别适宜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全球约有300余种野生苏铁类植物,过半种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自然分布在我国的20余种野生苏铁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我国西南地区是现代苏铁科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之一,海南作为我国唯一具有岛屿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区域,更是为苏铁植物野生群落提供了绝佳生境。

  罗水兴介绍,目前海南拥有4种海南特有种苏铁植物,其中海南苏铁在全岛均有分布,葫芦苏铁集中分布在昌江霸王岭,为极小种群,三亚苏铁和念珠苏铁分别分布在三亚和陵水。

  “苏铁是地球上现存最原始的种子植物,它代表着一条特殊的种子植物演化路线,对研究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种子植物区系、古气候变迁、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等课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罗水兴看来,海南所拥有的苏铁植物野生群落,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自然资源财富。

  但不可否认的是,苏铁这一地球上曾经的“植物霸主”,如今早已沦为“弱势群体”。

  随着花卉业的兴起,具有观赏价值的苏铁被大量滥采、走私、贩卖,不少地方的苏铁植物野生群落甚至从此绝迹。

  据五指山地区的部分村民回忆,早年间当地村落附近曾分布有大面积、数米高的海南苏铁种群。但当时,不少园林苗木商贩以不足百元的价格来收购苏铁,导致这些生长在人类居住地附近的苏铁植物野生群落大量减少。

  除了人为干扰,苏铁的濒危与其自身的繁育机制也不无关系。

  “苏铁类植物个体寿命虽长,但从种子发芽到植株成年‘开花’就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再加上雌雄异株必须依靠媒介才能传播花粉,这本就是一种十分消耗能量且低效的方式。”罗水兴介绍,更让人头疼的是,许多苏铁类植物属于雌雄异熟,即当“雌花”需要授粉时,早早盛开的“雄花”花粉活性已大大降低,到头来,只能无奈上演“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悲情戏码。

  种种因素叠加,让苏铁植物野生群落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苏铁开出的“雌花”。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人类保护在行动

  为苏铁开辟新时代复苏之路

  拯救苏铁行动迫在眉睫,加强其生境管理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南相继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恢复了苏铁植物野生群落及其生境。但由于各保护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野生苏铁类植物的生存空间仍不断受到挤压。

  “近两年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加快推进,原有保护地得到集中连片整合,极大改善了苏铁植物野生群落的生境。”罗水兴介绍,譬如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吊罗山片区,他们便发现了一片规模不小的海南苏铁野生群落,长势很是不错。

  然而这些苏铁群落零星散布在野外,如何才能精准掌握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

  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正针对野生种群数量极少的珍稀、濒危、保护、特有物种进行编目、建档,其中就包括葫芦苏铁,通过建立数字监测体系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数字化管理。

  而基于苏铁类植物较差的自我繁殖机制,科研人员探索出了另一种保护办法——迁地保护,即把它们迁移到条件较好的保护区,或专门的研究机构所在地,进行异地培养和繁育。

  对苏铁进行迁地保护并不是一个新概念。郑文泰一心寻找野生苏铁,就是为了将其迁移至万宁兴隆热带花园进行保护、繁殖。而位于尖峰岭山脚下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近10种从世界各地收集引进的苏铁就散布在试验站院内的热带树木园,长势更是一株比一株喜人。

  “我们正在有针对性地研究人工繁育技术,希望能找到恢复苏铁种群数量的最佳方式。”罗水兴介绍,研究人员同时也一直对苏铁进行物候节律和生长量的观测,以期为后续保护工作积累更多的科学依据。

  但有专家指出,单纯将植物迁到异地保护,不但会使迁移物种慢慢失去“野性”,也会造成相关生物链上其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把经过迁地保护的人工繁殖体再次放回到它们原来的生态系统,或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环境中去,便成为稀有、濒危植物保护工作中的又一项课题。

  令人欣喜的是,早在2008年,我国便在深圳成功完成了首例苏铁回归自然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次珍稀植物回归自然的行动。几年后经过回访,专家们发现“回家”后的苏铁长势良好,已能在回归地“开花”繁育下一代了。

  这对海南的苏铁植物野生群落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希望能在积极开展包括苏铁在内的野生濒危植物人工繁育研究、实验的基础上,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时机,在与原生地相近的自然适宜生境,有计划地将部分人工培育的植株进行‘野放’,以扩大珍稀植物野外种群。”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相信,让苏铁回到大自然的家,这一天已不遥远。

  (海南日报抱由1月28日电)

  总策划:曹健 陈成智 齐松梅

  执行总监:许世立

  主编:孙婧

  版面设计:张昕

  检校:招志云 符发

  H5文案:许世立

  H5制作: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