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之窗,海口在线,海口热线,海口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文化周刊 | 万年火山沃土滋养南国佳果 五月炎州荔熟时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3-06-03

  ■ 陈耿 况昌勋 通员 卫何

  受气候影响,今年海南荔枝上市比往年至少晚了半个月,但到了5月底和6月初,收获也已进入尾声,就连市秀英区石山镇美岳村的1000多亩野生荔枝林也挂满了果子。不过,由于这些荔枝果个小、核大、味道酸涩,没有人愿意采摘,销售更是无从谈起,而让美岳村民担忧的是,如果这些果子不及时处理,就会给果树本身造成虫害,更甚的会危及这些古荔枝树。目前,石山镇政府和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在为此寻找问题解决之道。

  包括石山镇在内的羊山地区,自古迄今都分布着数量可观的野生荔枝林,蕴育了一方独特的农业文明。早在2017年6月,“海南羊山荔枝种植系统”就入选了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荔枝 古今海南最佳

  有关海南荔枝的最早文献,当属明代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文昌进士邢宥的诗句:“匝花海上琼芝秀,含液枝头锦荔嘉。”(《琼台杂兴七首·其四》)

  临高举人、有“吟绝”之称的王佐以“火珠压树红离离,五月炎州荔熟时”之句,更是把荔枝成熟的月份和形态,作了形象而完美的交代。

  “荔枝出琼山西南界宅念都者,多且佳,有紫、红、青、黄数种……”这是现存最早的海南方志——明代正德《琼台志》对海南荔枝的记载,“吾琼当岭极南,荔枝特盛……故盛熟时饫食不及,街市担卖,直(值)甚低。”

  《琼台志》所说的“琼山”即今,“宅念都”在今市龙华区遵谭镇遵谭村等聚落。当过军医、现从事民族医药和民俗文化研究的钟捷东是遵谭镇儒钟村人,生于1960年代后期的他,记得小时候还吃过一种土名叫“蟾蜍祖”的荔枝,大如拳头,吃完一个就撑得不行。

  海南岛位于岭南极南之地,历来盛产荔枝,其中琼山西南部所产的又多又好。按《琼台志》的记述,当年荔枝丰收时,当地村民就是吃到饱也吃不完,挑到街市上售卖,也值不了几个钱。因为荔枝一旦离开枝头,不论是颜色还是味道,很快就会变得不新鲜。对于没有现代冷藏技术设备和冷链运输方式的明代琼山农民,不新鲜的荔枝进入市井,价格低廉可想而知。

  邢宥的好友、琼山进士丘濬的《咏荔枝》“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在称道荔枝味道甜美之余,也感叹它们不堪长途运输,无法让远人得以品尝,字里行间,似乎有怀才不遇的愤懑,毕竟,从1444年考中举人,到1454年登进士第,先后耗费了他十年时间,经历了四次会试。

  羊山地区的万年火山沃土,千百年来滋养了荔枝等南国佳果。 清风 摄

  清末民初,遵谭、永兴一带的果农学会把吃不完、卖不掉的荔枝鲜果用火烘烤,制成荔枝干,通过“九八行”销往岛外甚至是国外。同样的操作,也用在荔枝的“近亲”——龙眼身上。

  “现在‘蟾蜍祖’这种荔枝树越来越少了,果实也越来越小,核却越来越大。”钟捷东告诉,“应该是品种退化了,不过,以它为母本培育的新品种‘蟾蜍红’,却在与遵谭镇西边交界的秀英区永兴镇异军突起,被誉为‘荔枝王’。”

上一篇:文昌航天发射场三大“神器”解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