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之窗,海口在线,海口热线,海口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新海南调查 | 如何科学救护搁浅鲸豚?海南“政府+民间”联合救护体系已形成如何科学救护搁浅鲸豚?海南“政府+民间”联合救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3-02-25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胡丽齐

  近日,一则《国内首例搁浅印太瓶鼻海豚在海花岛救治成功》的新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鲸豚动物为什么会搁浅?”“遇到搁浅的鲸豚时,我们能为它们做什么?”成为网友们的疑惑。

  连日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走访省内民间公益组织、救助站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到,目前,海南在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方面还面临专业力量薄弱、救援设备短缺等难题。经过多年的探索,“政府+科研单位+救助站+公益社会团体+志愿者”的联动救护模式已形成,合力绘就“人海和谐共生”美丽画卷。

  资料图:2022年4月7日,瓶鼻海豚搁浅昌江一海滩,多人参与救援。通员供图

  国内首例搁浅印太瓶鼻海豚在海花岛救治成功,将择期放生。

  鲸豚搁浅并不罕见

  民间力量自发参与救护行动

  “鲸豚搁浅并不罕见。”

  当谈及鲸豚类水生野生动物的救助时,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志愿者、三亚鲸豚救护队队长李海勤有感而发。自其参与鲸豚救助十多年来,累计参与近百头鲸豚救助行动,每年都有鲸豚发生搁浅。

  鲸豚为什么会搁浅?李海勤认为,鲸豚是水栖的哺乳动物,搁浅原因很多。救助中经常出现的除了迷路以外,有可能是因为本身受了伤,或是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失去自主意识,无法独立游动和在远海生存,就像人类生活无法独立生活一样。“我们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对它们最好的帮助就是人工介入,第一时间展开正确的救护。”

  事实上,如何成功、有效救治水生野生动物是一项世界难题。“目前为止,全球成功救助鲸豚的案例很少,人们对鲸豚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救助经验也相对缺乏。”当一次次满怀期待的救助最终收到的结果却是动物死亡的消息,让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深感无奈。

  2月15日,一头鲸鱼搁浅在三亚市崖州区梅联社区角头港海域,众人合力救助。

  如何科学救援?近日,在救助三亚搁浅的侏儒抹香鲸“蓝宝”时,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曾发出提示:群众若在海边发现鲸豚搁浅,应第一时间通知当地相关部门,在无专业人员现场评估的情况下,请勿将鲸鱼直接推回大海;在专业救援团队到达之前,可将鲸豚身体摆正,注意避免其呼吸孔呛水的情况出现,同时可通过浇水的方式保持鲸豚身体湿润,等待救援人员抵达现场进行专业救治。

  “还有一点是比较重要,也是大家常常忽视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疏散人群,避免让鲸豚产生应激反应,造成二次伤害。”李海勤回忆,他与蒲冰梅曾救助过一头海豚就是被现场围观人群及周围嘈杂的环境所惊吓到,应激反应太过强烈而死亡。

  2月15日,一头鲸鱼搁浅在三亚市崖州区梅联社区角头港海域,众人合力救助。

  “1997年,我来海南第一年的时候就在海上遇到了海豚群,那一刻我觉得真的太奇妙了,便留在了海南,也开始关注海洋生态保护。”李海勤向分享其与鲸豚结缘的故事。2016年,酷爱潜水的李海勤加入水生野生动物救助队伍,对鲸豚的热爱让他一直奔走在鲸豚救护一线。“像我一样把兴趣当成工作的人有很多,他们或是志愿者、兽医,或是像蓝丝带、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公益组织。只要收到需要鲸豚救助的消息,大家都会一呼百应,自发地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