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带着这个朴素的愿望,十几年来,他一次次登上采血车,一次次伸出自己的手臂,一次次捐献出自己的热血;他还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帮助救治了一名素未谋面的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在新冠疫情期间,他还成了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 他就是“昌江黎族自治县优秀共产党员”“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荣誉获得者——昌江黎族自治县红林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蔡乙宾。 南国都市报 赵航 文/图 ![]() 候选人物1 蔡乙宾 十余年如一日只为帮助更多人 常言道,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蔡乙宾就是这么一位立志一辈子做好事的年轻人。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愿意将义务献血一直坚持下去。 2009年,蔡乙宾在工作期间。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从此与无偿献血结缘。“真的只是偶然,当时看到很多人都在献血,我感觉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就加入了献血大军。当时我对于献血的意义、价值等等,其实很模糊,都是后来才逐渐了解的。”蔡乙宾告诉。 当时30岁的蔡乙宾,带着好奇和忐忑,懵懵懂懂走上了采血车,随着殷红的血浆涌入针管,蔡乙宾开启了他十四年的献血之路。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蔡乙宾从献血新人,变成了献血达人,“每个月的3日、16日会有献血车到昌江采血。现在献血也有门槛,生活好了,不少人因为血脂血糖等等因素不方便参与献血,那我们能参与的,不就更应该积极一点?” 蔡乙宾调侃道。 ![]() 蔡乙宾手机中的献血记录,最早一条可以追溯到2009年10月14日。 为两岁白血病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 “您好!蔡先生!有一个两岁小女孩患有白血病,经检查,发现您的HLIA组织与其匹配吻合,您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2016年4月,蔡乙宾收到海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 “当时我第一时间给了肯定的答复。其实,在这之前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时,这个决定就已经给出了,家人也很支持我。”蔡乙宾平和地说。 等待海南省红十字会的通知期间,蔡乙宾十分注意日常作息,也很注意调理自己的身体。到了的医院,经过几天的健康检查,蔡乙宾开始2个多小时的捐献过程,造血干细胞顺利采集完成,并由当天早上的飞机送往上海,让小女孩得到了及时救治。蔡乙宾是海南第6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当时小女孩的手术在上海进行,我在海南打动员针,采集造血干细胞后空运去上海进行救治。对我来说,那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连正常的工作生活都没受到太大影响。我们大可不必把这个事情看得太困难!”蔡乙宾轻松地说。 出于伦理及遏制器官买卖的考量,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捐献者与被捐献者如果不存在血缘或亲密关系,往往不支持两者之间见面。对这一点,蔡乙宾非常赞同。“本来就是举手之劳的事,知道对方手术成功,病情得到有效缓解,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就足够了。要是事后双方互相认识,反而会带来一系列麻烦。现在这样就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