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通报2020年行政处罚情况。 2020年,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积极巩固治理金融乱象成果,运用行政处罚手段保障金融监管有效开展,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系统共作出6581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机构3178家次,覆盖各主要机构类型,处罚责任人员4554人次,作出警告4277家/人次(警告机构328家次,警告个人3949人次)。 2020年罚没合计22.75亿元(罚没机构21.56亿元,罚没个人1.18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9家次,责令停业整顿2家次,限制业务范围4家次,吊销业务许可证2家,取消(撤销)任职资格161人次,禁止从业312人。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执法体系,按照业务实质穿透监管,坚决打击人为拉长融资链条、推高融资成本行为,对顶风而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干扰政策传导的投机行为给予严肃处理,高质量开展处罚工作,为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提供坚强保障。 共6581件行政处罚决定,罚没合计22.75亿元 2020年,银保监会监管依法从严,处罚高压态势不减。一手抓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金融支持,一手抓业业改革发展和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官方统计显示,2020年全系统共作出6581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机构3178家次,覆盖各主要机构类型,处罚责任人员4554人次,作出警告4277家/人次(警告机构328家次,警告个人3949人次);罚没合计22.75亿元(罚没机构21.56亿元,罚没个人1.18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9家次,责令停业整顿2家次,限制业务范围4家次,吊销业务许可证2家,取消(撤销)任职资格161人次,禁止从业312人。 2020年,全系统处罚责任人员数量较2019年增加约30%;处罚责任人员数量与处罚机构数量的比值由2019年的1.2提高到1.4。聚焦“关键少数”,重点追究金融机构管理层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通过追责到人,强化压力传导,倒逼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切实履行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超过50张罚单涉及地方融资 2020年,银保监会精准打击,强化重点领域查处。对违反重大宏观调控政策、严重监管套利、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及屡查屡犯的市场顽疾,依法从严处罚。 银行业领域重点查处违规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违规向提供融资、同业和业务未穿透管理及报送监管数据失真等行为。 2010年以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文件,关注重点包括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或通过融资平台违规新增地方政府债务、违规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等。 因此2020年违规给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融资、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依然是监管罚单重点关注的领域,超过50张罚单涉及地方融资,被处罚比较多的案由有“向不具备融资主体资质的政府机构直接或变相融资”,在罚单里出现30次;“要求并接受地方政担保承诺/变相担保承诺”的违规行为在罚单里出现24次。 大额罚单普遍涉及领域 2020年与相关的罚单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大额罚单普遍涉及房地产领域。 2020年1月份,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持续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房产抵押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助推深圳上涨的传闻,更是引发各地严查信贷入楼市,2020年底银保监会和央行还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给每类银行划定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 如,2020年10月16日,银保监会深圳监管局开出五张罚单,其中三张罚单涉及向房地产领域违规发放贷款,在最大的一张罚单中,建行深圳分行被罚款7313511.04元,罚没收违法所得1213511.04元,五张罚单共罚款7673511.04元。在这张罚款金额高达731万的罚单中,深圳银保监局列出了十项建行深圳分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此外,还有两张罚单也涉及“向四证不齐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用于项目后期开发建设”,均被罚款10万元。 据南财智库-21资管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银行业罚单拆解报告》分析,在遏制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各种高压政策之下,涉房罚单数量多、金额大。 第一类被罚的违规行为是给不符合信贷政策或者信贷条件的开发商发放贷款,比如给“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流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付土地征收款; 第二类违规行为是资金挪用给房地产开发商; 第三类违规是个人贷款被挪用于购房,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资金被挪用于购房。其中被处罚次数最多的案由是: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土地储备领域,累计出现149次。 上述报告统计,2020年包含“房地产”关键词的罚单共有197张,加上包含“住房”关键词的罚单,一共有231张。此外,包含“购房”或“房市”关键词的罚单有44张,主要涉及处罚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挪用于购房。 理财业务是重灾区 理财业务作为近年来重点处罚的领域,也是2020年处罚金额较大的领域之一,很多超大额罚单都涉及理财业务。 据南财智库报告统计,2020年理财业务被处罚案由有105个,主要涉及:理财业务未与自营业务相分离、理财产品之间相互调节收益、违规提供承诺或担保、理财资金用途违规、销售环节违规等。 (1)理财业务未与自营业务相分离:比如信贷资金用于兑付到期理财资产、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品实现本行资产虚假出表、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品帮助交易对手实现资产虚假出表等。 (2)非标投资类违规:比如“违规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超监管比例”出现20次、“非标资产投资未严格比照自营贷款要求实施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出现15次。非标长期以来承担了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功能,部分业务的资金投向走在监管政策的灰色地带,随着监管政策越来越收紧,银行应加快业务调整,停办相关业务,并防范相关合规风险。 首张保险业罚单因提供、编制虚假资料 保险业领域重点打击欺骗投保人、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编制虚假资料、虚构中介业务、利用业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 以2020年银保监会首张罚单为例,去年3月18日,银保监会网站显示,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因存在电销业务欺骗投保人,网销业务欺骗投保人,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保险费率,提供、编制虚假报告、文件、资料等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合计罚款338万元。其中,对机构罚款215万元,对相关责任人罚款123万元。作出处罚的时间为2020年3月9日。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人保寿险河北电销中心、成都电销中心、郑州电销中心、重庆电销中心、深圳电销中心、广东电销中心经电销渠道销售的部分保单,存在与事实不符的宣传等欺骗投保人行为。 在提供、编制虚假报告、文件、资料方面,主要存在三点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客户信息数据不真实,存在核心业务系统投保人联系电话与客户回访系统最终回访电话不一致、登记的投保人联系电话非本人电话等问题。 二是部分涉及可回溯管理的业务虚假,由银行代理的业务存在由人保寿险的销售人员进行可回溯视频录制的问题,且以上业务公司均向银行支付了手续费。 三是报送的2017年个人医疗理赔数据不真实,存在案件数据遗漏、字段提取不符合相关通知中的要求等问题。 坚决打击人为拉长融资链条、推高融资成本行为 在执行层面,银保监会多措并举,确保处罚执行到位。通过设立未执行清单、与地方信用体系部门建立合作机制、落实被处罚党员信息通报制度等方式,及时跟踪推进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到位,防止处罚“利剑”高举轻落,2017年以来处罚执行率达到99.78%,以高执行率保障行政处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银保监会注重依法行政,提高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银保监会全面落实国务院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做到处罚信息公开透明,处罚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重大处罚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同时,通过制定裁量文件、建立行政处罚答疑库、开展行政处罚执法巡查等多种方式,逐步推动全系统处罚工作认识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做到处罚法定、过罚相当、同案同罚,从源头上杜绝执法宽松软。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执法体系,按照业务实质穿透监管,坚决打击人为拉长融资链条、推高融资成本行为,对顶风而上、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干扰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的投机行为给予严肃处理,高质量开展处罚工作,为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提供坚强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