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里,龙会在这天苏醒,翘首祈福。在古人的心里,龙是吉祥之物,兴风布雨,降下甘霖,滋养世间良田,也护佑着一代代龙的传人。南国早春,相对北方而言,到了每年的二月初这会儿,海南的春耕都已提前开始了。 海南岛四面环海,对于龙王之类的传说更会多一份尊重,有与龙和海洋相关的活动,也会一家老小在特定的日子里到海边戏水,亲身参与其中,你会对海南文化有别样的体会。 ![]() (资料图)市五公祠舞龙队伍身披彩衣,展现蛟龙云端漫游,让载着吉瑞呈祥的美好祝愿跃然眼前。 李昊 摄 ![]() 晋代文史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里记载,“三皇”之首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新春二月二都要“御驾亲耕”,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述了周武王在二月二不仅举行盛大仪式,还率文武百官亲耕。到了宋元时期,二月初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耕事节”,又是“劳农节”“踏青节”。 发展到明清两代,皇家对二月初二的劳动意义更加重视。自雍正以后,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会出圆明园,带领朝廷官员和皇后、宫女到专门开辟的“一亩园”扶犁耕田。民间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生动反映了明清两代的皇帝对二月初二的劳动节的重视。 古人认为,农历二月二是传说中龙王抬头降雨的好日子,农人们把这一天当作一个隆重的节日来过,预示着春耕劳作要由此开始,新的一年会有一个好收成。到了现在,无论节日内容如何变化,劳动的精神都一直得以延续,是劳动创造了一切成就,是劳动推动了文明进步,是劳动铺就通向梦想的路径。 ![]() 因纬度低、气温相对高,海南岛的春耕时间比其他地方早了一到两个月。每年1月中下旬,已有农户下田插秧,万物竞相开启新一轮的生长,奏响春天的乐章。南繁基地里,工作人员开始了新的探索;农田里也可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 最火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