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十年前,胶价市场低迷,胶农纷纷砍掉橡胶树种植其他产业,到如今达到104万亩规模,人均拥有面积居全省之首,该产业已然成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对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而言,走好“稳胶”道路更是为国家战略物资保障作贡献、全力提速乡村振兴步伐而牢牢坚守的使命。 ![]() ▲白沙橡胶种植面积近104万亩,是海南省橡胶种植大县,人均拥有橡胶面积居全省之首。 许欢摄 一路成长一路创新。聚焦白沙橡胶发展近十年的历程,可以看到一路上勇于突破创新的脚印,也可以看到“橡胶树”上挂着的累累硕果。 “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十年前,还出现过一杯胶水都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的现象。”作为一名老胶农,牙叉镇新高峰村的符国华对于白沙橡胶生产的那段低谷时期印象深刻,十分感慨一路的艰辛,转眼一看现在的产业现状和各项惠农政策,他又笑着说:“坚持这条路是对的!” ![]() ![]() ▲橡胶是白沙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2011年初,胶价开始持续下跌,胶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到2017年,白沙橡胶弃割率已达35%。为了保障橡胶战略物资的自给,稳住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白沙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开展调研,破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白沙特色的“稳胶”新路径,率先试点国内首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和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目前,“双保险”模式已在全县铺开,户均理赔均有所提升。2021年成功回流约4000户胶农重新割胶,割胶率提升到90%。此外,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名单中,白沙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 ▲《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开创白沙县精准扶贫新模式——新湖期货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连续试点案例》荣获“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光荣称号,并将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数据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一手下好金融“先手棋”,一手打好制度“组合拳”。近年来,白沙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推行了“统管统销统保”的橡胶“三统一”体系,以“政府搭台、企村共建、壮大集体”的模式,创新橡胶交易平台,加大对橡胶产业的扶持力度,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