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之窗,海口在线,海口热线,海口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海南周刊 | 海上银珠 厚德流光

来源:互联网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3-02-27

  文/ 刘晓惠 实习生 王栩瑶

  银器的历史几乎与世界文明史同步,它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思想意识、审美情感的载体。

  上海是我国金银器重点产区之一。上海开埠后,西风东渐,异域文化的交汇使上海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近代上海银器,不仅是中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的艺术品,还蕴藏着老上海的温情与荣耀。

  连日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览在省博物馆展出,精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及相关文物、文献百余件,受到众多市民游客的关注。带您走进省博物馆,领略古代银器之美、感受海派文化之博、邂逅一段上海的温情岁月。

  近代上海“时和”号银质龙纹盖碗。

  古银述往 彰显中国传统匠人精神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银器收藏,缘于十多年前的一次偶然。

  2007年,为迎接世博会召开,博物馆委托在大英博物馆工作的上海籍同行帮忙征集世博会历史文物时,无意中在英国伦敦古董市场发现几只银器。

  这些银器底款有shanghai或(上),luenwo(lw)或zeewo(zw)等字样,器物侧面用英文或者中文铭刻上海外侨及相关历史信息,引发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外销银器及上海银器的研究、关注与重点征集。

  历经十多年,随着研究的深入、重新审视和梳理,以往不被重视的一些珍贵银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走进展厅,第一部分的展项以图版为主。寓意“吉利祥瑞”的银鎏金如意头发簪、富有“雍容富贵”气质的清末民初银鎏金发簪以及绚丽多彩的清代金银珠宝飞凤发簪等,都让人不禁感叹中国古典之美,更赞叹能工巧匠的技艺高超。

  清代金银珠宝飞凤发簪。

  除饰品外,还可以看到其他多种银器,如元代银莲瓣纹菱口盘、松江圆应塔地宫银鎏金立佛像以及见证政权更迭的元代银锭,每一件器物都在给我们传递当时社会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展馆里实物展示的嵌银丝印泥盒。这件工艺品造型小巧玲珑,纹饰古朴典雅,其特色之处是铜胎嵌银丝的工艺。铜器镶嵌银丝是我国传统金属工艺之一,最早源于错金银,到明清广泛应用。做法是先在铜面上进行线刻,刻出山水人物、花鸟祥兽等图案的凹陷线条,再将头发丝般细微的银丝镶嵌进线条中,打磨光滑。观察实物的银丝与铜体之间严丝合缝,感觉浑然天成,中国传统匠人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银器繁华 透视近代丰富多彩生活

  近代上海银器,器皿妆奁等增多;民国以后,礼品为银器大宗。银器曾渗透于上海社会各个领域。本次展览通过上海人社交赠礼、重大活动纪念品、日常生活用具等类展品,还原中外居民在近代上海日常交往细节,重现上海风云往事,展示海派生活的精致与考究。

  在结婚、毕业、履职、升迁等人生关键点,银器常被作为礼物相赠。银盾为清末民初外来器型,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