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海南经济创“新高”。 11.2%、10.2%、26.5%,分别对应2021年海南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这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去年海南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历史性地全面跻身全国前列,特别是在严格调控房地产、不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情况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充分展现了自贸港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1月19日,省统计局局长刘自更在2021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贯彻新发展理念 不同于以往,1月6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活动,将主会场设在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有何“新”意?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解析道,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既是海南建设科技强省和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筑巢引凤”的阶段性成果,也给全省各市县如何抓项目促有效投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因此将本次集中开工主会场选在该项目开工现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科技强省”“高端制造业”对应着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绿色。通过一场集中开工活动,可以了解海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行动;通过5组数据,更可了然海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坚持。 ——创新。2021年海南实施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6%,高出全部投资增速26.4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增长47.1%,占营业收入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 ——协调。海南统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态势趋好。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19.1∶61.5,“3+1”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制造业、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0.4个、1.2个百分点。从分市县投资情况来看,近八成市县完成投资较2020年保持增长,有力支撑全省投资较好较快发展。 ——绿色。在稳步推进自贸港建设的同时,海南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21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4%,PM2.5浓度13微克/立方米,保持有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水质优良比例为92.2%,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自贸港标志性经济特征逐步显现。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7.7%,经济外向度提高超过7个百分点。自由贸易(FT)账户收支增长7.3倍,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增长4倍。货物、资金自由流动便利性明显提高,自贸港功能进一步加强。 ——共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财政重点支出保持适度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2,比全国平均水平小0.28。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2%,城乡社区支出增长4.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