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24日电(记者于力 于也童)沈阳市皇姑区新乐街道辽大社区的社区干部手里,最近多了一个特殊的小账本,小账本记着辖区内5户空巢老人、11户重残户、4户低保户的生活情况和日常需求。 “老刘家每两三天上门消毒一次;吕阿姨家的米还能吃上半个月……”23日一早,社区书记吕桂敏和挂职第一书记曲娜互相交流着自己小账本的内容。 疫情暴发后,辽宁各地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对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不因疫情而“雪上加霜”,而是备感温暖。 老刘一家三口均为智力残疾,全家仅靠老刘一人2000多元的退休金和平时捡拾废品的收入维持生计。在老刘心中,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2月初的一早,老刘急匆匆来到社区,说实在买不到消毒液,求社区帮忙想想办法。 吕桂敏考虑老刘家的情况,怕消毒液使用不当造成误伤,就安排社区干事准备好消毒用品,每隔两三天定期上门帮老刘消毒一次。看到老刘家里没有口罩,社区工作人员又给他们送去口罩,还通过区残联为其协调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特殊群体平时就是社区关注的重点,疫情面前,他们更需要贴心的帮助和爱护。”吕桂敏说。 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不仅是城市特殊群体。受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给很多本不富裕的农民带来巨大压力,辽宁多地用精准帮扶为他们排忧解难。 “能不能帮帮我,每天的烂梨数以百斤,我太心痛了。”年过五旬的阜新市阜蒙县哈达户稍镇雅头营子村果农张敏丰是村里的贫困户,种南果梨第一年就赶上疫情,5万斤南果梨全部滞销。他偶然看见“阜新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针对特殊时期农产品滞销的服务专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留言求助。 “收到求助后,我们立刻核实信息,第一时间安排专人上门对接,为滞销果品量身订制专属宣传推广方案、果品包装及运输方案。”阜新团市委书记杨简旭告诉记者,由于张敏丰对处理线上订单、打包发货一窍不通,阜新团市委特意派了工作人员到他家“手把手”指导。 2月19日,一条题为“果农求援!疫情影响5万斤南果梨滞销,急寻买家!”的推文在“阜新共青团”微信公众平台发出,瞬间点燃朋友圈。“工作人员的电话被打爆了,热心网友纷纷下单,5万斤南果梨只用1天全部订空,5天内全部打包、发货完毕。”杨简旭说。 这样的帮扶在辽宁不断上演。丹东市振兴区萌芽村第一书记卜楠上网直播推销板栗,为滞销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在鞍山倡导的“春风行动”帮扶措施中,辽宁坚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其签约的网络主播,数次帮助当地农户销售滞销农产品,减少农民损失。 用实实在在的关爱,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辽宁正在行动。 “遇到疫情,我打工的地方停业,父亲又多病,这笔钱是及时雨啊!”在锦州,古塔区民政局主动为失业在家、相依为命的父女俩送去一次性临时救助金2660元,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在沈阳市和平区,社区干部轮流购买粮、油、菜等生活必需品和所需药品,上门送给盲人老夫妇,从精神到物质全方面照顾着残疾老人的生活;在铁岭,银州区文明办联合志愿者团队为7个社区141户特殊群体送去防疫、生活物资……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如绵绵春雨,正洒落在辽沈大地每一个角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