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妹村第一书记姚广龙介绍兰花。新华网发(朱颜悦悦 摄) “这里有水晶、火焰、红霞、秋石斛等20多个兰花杂交品种,一年四季都可开花。”12月8日,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的师生采访团来到海南省东方市,在位于大田镇乐妹村的兰花产业园研学基地里,驻村第一书记姚广龙向采访团一行介绍。 据悉,乐妹兰花产业园研学基地,原为村民发展养殖业的羊舍,因缺乏养殖技术和其他因素影响被闲置。2021年5月,来自海南大学的姚广龙,到大田镇乐妹村任职第一书记后,利用村中闲置资源发展兰花产业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大田镇政府的指导下,同年10月22日,利用羊舍改造而成的乐妹兰花产业园研学基地揭牌。该基地集旅游观光、培训、研学为一体,立足于兰花产业,探索发展租赁、培训等产业。 ![]() 兰花产业园研学基地大门。新华网发(朱颜悦悦 摄) 姚广龙说,相较于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更难的是改变一群人的观念。为调动村民积极性,乐妹村采用“两种机制”的乡村治理模式。针对村里反应出的不良现象,运用“四议两公开”反向约束机制,对当兵入伍、考上大学等采取正向激励机制,成立基金会正向引导村民“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好日子。”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发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集体经济产业管理。”乐妹村党支部书记符昌俊说,兰花产业园建成后,乐妹村坚持把党旗插在兰花基地上,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基层一线,坚持“一种思路、一项计划、一个原则”合力栽植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花”。不仅在产业增收方面喜获丰收,还围绕生态宜居目标,在留住独特的乡土风味和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实施了路面改造、厨房改造、村庄美化绿化等一系列举措,村容村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 农户改造村容村貌荣誉角。新华网发(张又方 摄) 与此同时,作为定点帮扶单位的海南大学,利用自身科研优势也给乐妹村带来了人才指导和科技支持。依托海南大学党建“三级联动”机制,乐妹兰花产业园采用“党支部+高校+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根据村庄发展实际与海南大学7个党支部结对共建,引进秋石斛等喜高温的兰花品种,合理布局兰花产业为农户增收。同时实行反向约束机制和差异化分红,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民种植兰花的积极性。 ![]() 乐妹村村民符贤接受采访。(朱颜悦悦 摄) 曾经留不住人的小村庄,不仅帮助越来越多农户就业,也唤回了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身为90后的符贤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毕业于海南科技大学太阳能光电应用专业的他,从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村集体兰花产业基地场长,再到如今辣椒种植的“返乡创客”,正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机遇,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带领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对乐妹村未来的发展,符贤充满期待,兴奋地表示希望能有机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圃。 |